2021年12月29日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文传学院)2019级卓越普教语文教师培养试验班(以下简称卓越班)第二场开班仪式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白云校区二教302课室举行。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由广州市白云教育研究院吴国珍老师为18、19、20级卓越班全体学生带来题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意义、态度、方法》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吴国珍老师一针见血点出了目前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普遍呈现出来的三点不足:第一,仪容仪表不过关,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板书“不敢恭维”;第二,文本理解能力较低;第三,教学设计千篇一律,没有抓到痛点去深究。通过这三点,吴老师引出“为什么要做教学研究”这个问题,即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意义究竟在何处?
吴老师指出,做教学研究的第一个原因是:语文教师应当是语文教学的专业阅读者。专业阅读者是相对于非专业阅读者来说的,吴老师通过三个例子解答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当一位语文教师是非专业阅读者时,他可能会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讲成一个俗不可耐的故事,也可能不会意识到《项链》中开头第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已然颠覆了“王子与公主幸福在一起”这样一种传统定论,也可能无法带领学生回到当时的文化情境去理解“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布”为“货币”之义,“贸”为“买卖”之诂。语文教师作为专业阅读者应当“求甚解”,做到批评阅读、深入阅读;同时关注课堂,了解学生,充实自己,改变教学,避免“去教师化”,要打造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一种“太极式”的和谐课堂。
其次,语文教师应当是语文教学的研究者。研究使工作、学习、生活充满意义。不要为例如“学生基础不好”“不做作业”等这种问题盲目苦干,最终使自己陷入苦恼的境地,而是应该找到问题所在,针对痛点进行教学研究,这是一种“智干”,最终会转化为成就感、快乐继续激励自己。
以上便是吴国珍老师所认为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意义所在,那么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卓越班的同学们又该持怎样的态度对待教学研究?又该如何行动起来呢?
吴老师引用了三句话回答了态度问题。第一句,“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吴老师指出,教学研究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实力,而实力是可以养成的。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要懂得“取法乎上”,反复观摩王崧舟、窦桂梅、余映潮等名师的高品质课例,着重关注他们的教态、提问艺术、活动设计、学生课堂表现等。第二句,“用志不分,乃凝于一”,一旦确定教学研究方向,就要排除外来干扰,内心坚定。第三句,“‘采铜于山’,而不是‘熔旧钱铸新钱’”。观摩名师高品质课例,不能只停滞于表面的理解,而应要有寻究的态度,反复琢磨,反复冶炼,最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那才算是学到了“东西”。
中学语文研究教学研究的三大金山分别是:课标与教材、课堂教学现场、经典著作与论文。对此吴国珍老师提出做教学研究首先应该确立教学研究的对象和课题。这需要有问题意识,寻找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有思考有想法至少是感兴趣的来研究。再者便是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系统研究。“采铜于山”,努力搜集第一手资料,并对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吴老师指出,学术写作是最高层级的知识水平的呈现,所以可以尝试进行学术写作,让想法成为一种判断,深入研究,最后通过严谨的写作呈现出来。
吴国珍老师在讲座最后对卓越班的发展给予真挚的祝愿,也对卓越班的同学寄予厚望,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聆听讲座的学子纷纷表示,此讲座使人醍醐灌顶,开阔了对语文教学研究的理解,加深了对学科研究动向的了解。
撰稿:2019中师卓越班蔡楚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