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卓尔不凡,扬帆起航——文传学院2021级中师卓越班开班仪式圆满结束

作者:时间:2022-09-22点击数: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又是秋风送爽的好时节。为了明确卓越班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导师与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后期学习工作的顺利开展,2022年9月20日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卓越教师班(以下简称21中师卓越班)于白云校区三教106教室举办开班仪式。出席本次开班仪式的嘉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项裕荣,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佘爱春,21中师卓越班学业导师尹世英老师、蒋颖老师、吕菊老师、王一方老师,21中师卓越班教研导师代表汤淑华老师和曾知英老师,19、20、21级中师卓越班的学员共同参与本次开班仪式。

(21中师卓越班开班仪式现场)

本次仪式由21中师卓越班许志伟、郭凯兵主持。主持人许志伟首先代表21中师卓越班全体同学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并介绍莅临本次开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他们分别是:文学与传媒学院项裕荣院长、文学与传媒学院佘爱春副院长,学业导师尹世英老师、蒋颖老师、吕菊老师、王一方老师,教研导师广州市花都区教研院语文教研员汤淑华老师和曾知英老师。

一、项裕荣院长致辞

会议第一项议程,文学与传媒学院项裕荣院长致辞并向卓越班师生寄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项裕荣院长首先介绍中师卓越班开办经历,同时强调学院还在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说明了今年由王一方老师担任21中师卓越班的新班主任。

项裕荣院长指出,卓越班的建设,不仅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而且包含了教育部和社会对卓越语文教师培养的重视。

中师卓越班是学校一流专业中的一流班级,项裕荣院长借用陶渊明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来强调卓越要落脚于勤奋,扎实专业基础,还对21级卓越班的同学提出以下希望:首先,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中要勤奋学习,扎实迈进,深刻体会勤奋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一切的卓越最终要回归到勤奋、刻苦上。其次,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项裕荣院长指出“大学老师就像一口钟,不敲不响”,意在鼓舞同学们平时积极主动向导师提问,脸皮要厚一点去“缠”住老师,从老师身上吸取知识。最后,要有奉献精神。项裕荣院长借此向21中师卓越班的学员提出了“争做思想卓越、扎根一线的人民教师”的厚望。他表示,同学要积极主动地向在座的各位导师们学习,未来争做一名思想卓越、专业过硬、奉献一线的老师。

(项裕荣院长讲话)

二、佘爱春院长致辞

会议第二项议程,佘爱春副院长作为“汉语言文学卓越语文教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负责人”讲话。文传学院佘爱春副院长首先对卓越班导师们的付出表示感谢,也对刚加入21级卓越班的同学们表示祝贺。

佘爱春副院长作为广东省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负责人,对21中师卓越班的同学提出了理想预期:五年后至少应该成为所任职学校语文教学骨干或学校管理骨干,并且不断朝着卓越的方向迈进。

对于如何成为领军未来的卓越教师,佘爱春副院长提出了四个词:精思、善学、乐听、笃行。“精思”即要有善于思考的品质,要进行深度思考,并且能不断反思自我;“卓越致远,不忘初心善学”即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打磨自己的专业基本功,不断充实自己;“乐听”即乐于听取周围人的建议,用心倾听众多的声音,并与他人多交谈、学习;“笃行”即要踏实实践、不忘初心,一步一脚印地向自己的梦想前行。

最后,佘爱春副院长希望21中师卓越班的同学能够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努力朝着卓越人民教师的目标迈进。

(佘爱春副院长讲话)

三、公布导师配备情况

接下来由文学与传媒学院佘爱春副院长为教研导师和学业导师颁发聘书,聘请各位老师正式成为21中师卓越班的导师。

(佘爱春副院长向教研导师颁发聘书)

(佘爱春副院长向学业导师颁发聘书)

随后,主持人宣读了21中师卓越班的分组情况,并且公布了各组的教研导师、学业导师、组长和副组长。宣读分组情况后由各组导师向各组学员颁发录取通知书。

(佘爱春老师组)

(尹世英老师组)

(蒋颖老师组)

(吕菊老师组)

(王一方老师组)

四、21中师卓越班班主任王一方老师讲话

会议第四项议程,21卓越班班主任王一方老师介绍21卓越班基本情况。王一方老师作为21中师卓越班班主任,首先从资格筛选、笔试、面试的选拔过程、主要目标、卓越培养计划、小班教学培养方式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21中师卓越班的基本情况。

21级卓越班从报名的101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中先后经过资格筛选、笔试、面试三个环节,最终根据同学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绩点,包括笔试和面试的总成绩综合选拔出了35位同学。中师卓越班主要目标是培养卓越语文教师,一方面是要全面夯实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是从技术和实践上进一步训练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

其次,王一方老师也表达了首次担任中师卓越班班主任的心情与感想,王一方老师认为,虽然自己是首次担任班主任,在一些事务上会有些稚嫩,但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能和同学们一起成长、并肩作战,以一个好朋友的角色跟同学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最后,王一方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各位导师的教导下,度过一个符合自己预期、充实快乐的大学生活。

(王一方老师讲话)

五、学业导师代表蒋颖老师讲话

会议第五项议程,学业导师代表蒋颖老师从学业方面向卓越班提要求。蒋颖老师作为六届卓越班的导师以及四届卓越班的班主任,见证了众多卓越班学员的成长,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即为卓越班学员应追求的卓越教师。

结合卓越班培养的实际,蒋颖老师提出了自己对“四有”好老师的理解:要做一名又红又专、有爱有趣的老师,即做一名可敬可爱的老师。蒋颖老师表示,希望卓越班的同学将来能够长出“四有”好老师的翅膀,在教书育人的巅峰中咆哮。根据新文科新师范建设要求,蒋颖老师指出学好逻辑学、管理学和健身应急医学是新时代对卓越教师人才的新要求。

希望所有卓越班的学员可以向“四有”好老师的目标奋进。

蒋颖老师还向21中师卓越班的学员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是要有诗、思之心,即要有感受微妙复杂、博大宽厚、人情人际和能力和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能力;第二是要学好逻辑学和管理学以及健身、应急、医学常识等;第三是要尝试专题学习,即进行专题阅读、深度阅读、对比阅读,可以是围绕某一位作家或者某一文体等等。

最后,蒋颖老师将卓越班的理念“卓尔不凡,越战越勇”与卓越班的口号“每天进步一点点”送给各位21中师卓越班的学员共勉。

(蒋颖老师讲话)

六、教研导师代表汤淑华老师讲话

会议第六项议程,教研导师代表汤淑华老师从教研角度向卓越班的同学们提要求。汤淑华老师主要围绕两个词进行阐述:

第一个词是“祝贺”,汤淑华老师首先祝贺所有的学员选择了师范这一专业。她提出,做老师是幸福的,因为和孩子们打交道既可以永葆青春,还可以为自己积福;其次是祝贺21中师卓越班的学员加入了卓越班这个大家庭。

第二个词是“期盼”,汤淑华老师提出了三点期盼:第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这是顺利成为老师的重要保障。汤淑华老师指出,在面试的短短十多分钟里,看的就是我们的专业能力;第二是要多研究优秀成果,有目标地去学习优秀教学案例,以及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汤淑华老师指明,重要的“并不是我们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并推荐了一本书《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是要内外兼修,有意识地去培养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具有的气质。

汤淑华老师强调,卓越班的同学要掌握好专业知识,拥有雄厚的知识底蕴才是成为一名老师的最有力的保障。同时尽可能地学习优秀教师案例,研究教学设计,做好教与学的接轨。最后,汤淑华老师希望所有的学员都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幸运的人。

(汤淑华老师讲话)

七、19级卓越班代表陈泳臻发言

会议第七项议程,19级卓越班代表陈泳臻谈卓越班学习体会。

19级卓越班代表陈泳臻同学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向21级的同学们讨论应该如何迈向卓越,她首先对“何为卓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慎读慎行,不随波逐流。其次,陈泳臻强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学会向各位导师请教,学会向一线优秀语文教师以及身边的优秀同学学习。她还跟大家分享了一位老师的话:“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需要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需要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除此之外,陈泳臻还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她从自身经验出发,建议21级中师卓越班的师弟师妹们可以相互之间多分享资讯,不要闭门造车。

(陈泳臻师姐发言)

八、20级卓越班代表郑德明发言

会议第八项议程,20级卓越班代表郑德明发言。

20中师卓越班代表郑德明师兄主要围绕“卓越”一词展开了发言。首先,他阐述了自己对“卓越”的看法,他认为,“卓越”不是高人一等,而是对努力本身的尊重。继而,郑德明师兄也表示,对于刚刚加入卓越班的同学们而言,自豪和焦虑是正常现象,但卓越只能是暂时的骄傲,它更应该成为永久追求的目标。此外,卓越班的同学不能被“卓越”定义,向往卓越是向往更好的自己,而不应该被固有的枷锁束缚。最后,郑德明师兄表示保持热爱、发现美好是完成目标的关键,他热情鼓励各位21级中师卓越班的师弟师妹们,一定要多与导师沟通交流,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

(郑德明师兄发言)

至此,21中师卓越班的开班仪式圆满结束,但21中师卓越班踏上卓越道路的历程才刚刚开始,希望所有卓越班的学子能够不负厚望、铭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仔细听取前辈的经验,卓尔不凡,扬帆起航。

(21中师卓越班成员与导师合影)

 

文/21中师卓越班 张艺灵、曾子怡、胡晓青、黄梓贤

图/21中师卓越班 刘沁蕾、21网媒1班 刘梓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版权所有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