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刘茉琳老师带领2024级学科教学(语文)学生赴广东文学馆开展研学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文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师生们共同思考如何用技术赋能文学,让未来的语文课堂“动”起来。
广东文学馆精心打造的多媒体展项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感官体验。从“海上明月”广东古代文学展厅到“香飘四季”广东当代文学展厅,同学们沿着历史的脉络,见证了广东文学2000多年的发展和历史成就。“海上明月”数字艺术光影空间、“翰墨融容”行浸式纱幕光影秀带领学子们穿越时空,“入粤名家”数字互动卷轴让历史人物跃然眼前,“鲁迅家”展览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鲁迅与广州的深厚渊源……这些创新展示形式,打破了传统文学展览的边界,让静态的文学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在文学馆五楼沙龙区分享互动。有人为来文学馆学到新知识而欣喜,有同学表达了自己作为广州人非常自豪,更有同学从宏观视角探讨了文学馆的文化价值:“文学是研究一个国家最好的地图”。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同学们特别关注文学与教育的结合点,探讨如何将丰富的文学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正如刘茉琳副院长所言:“在场的大多数同学将来都是要走上讲台的,今天的文学馆之旅就是教会你们如何把生动鲜活的文学知识传授给你们的学生。”本次研学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让岭南文学的千年文脉在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文学与传媒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学科语文教学建设,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研究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熏陶,更是一次教育使命的传递。这些未来的语文教师们,将带着对岭南文学的深刻理解走进课堂,成为新一代岭南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

撰稿人:2024级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 孟圆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