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诗韵漫染喀什月,援疆深结民族情

作者:时间:2025-09-15点击数:

欧婷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对口援助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2025年9月被广东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授予2025年度“广东最美援疆教师”荣誉称号


诗韵漫染喀什月,援疆深结民族情

 “我十二分地愿意成为火苗,尽情地燃烧,哪怕只是微弱的光芒,也要为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去奉献自己,把自己的汗水、激情与爱挥洒在祖国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2024年8月25日,作为中央组织部第十批援疆计划的参与者,欧婷婷泪别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带着组织的信任与嘱托,与同批援疆干部一同奔赴5400公里之遥的祖国最西部喀什,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之旅。

      喀什,一座具极具战略对位的重镇,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对于一带一路大格局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喀什大学在办学规模和硬件设施上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尽管如此,学校仍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办法不成熟、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短板。但他们的好学与上进心却丝毫不受影响,课堂上的专注与课后的积极交流,都让欧婷婷感受到了这群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在喀什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期间,欧婷婷先后教授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国学经典诵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诗词吟诵》等课程,总计540学时的工作量。面对繁重的备课任务,她没有丝毫懈怠,她表示:“我是个不喜欢‘重复自己’的人,即使每个学期都在教《中国古代文学史》,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查阅大量的文献,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坚决避免照本宣科,对于专业知识的输出力求生动有趣,对于文学史现象的成因,讲清底层逻辑,同时,把相关学科打通,旁征博引,力求做到最好!”她说,中国古代的文学,一定是政治历史土壤上开出的花朵,讲花就离不开讲土壤,所以,她在讲某个时期的文人之前一定会先讲讲皇帝。比如,不了解从赵匡胤、赵光义到宋真宗、宋仁宗的重要历史故事和政治动机,就不能理解宋初的文学空气,不能理解那些与政治有着密切关联同时又是著名文人的群体为什么会具有那样的文化心理,不能理解为什么会产生那样风格的作品。她让学生真正感受文学背后的时代温度,让看似枯燥的文学史变得生动起来。好的教育并不仅止于搬运知识,而是唤起学生内心深切的渴望。许多学生们被欧老师身上纵横开阖的文史观、大局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感染,每每树立起更加远大的理想,渐渐萌发了走出边疆、探索更广阔世界的愿望。有几位学生甚至明确表示,立志不久后报考沿海大学的研究生,去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找寻更多的梦想,以便将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欧婷婷不忘科学研究,在喀两个学期,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指导喀什大学研究生在优质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当她发现农牧民学习通用语的夜校普遍缺乏授课资源,就立刻与喀什大学维吾尔语言专业吐尔逊教授合作编写了一部农牧民通用语教材,即将在喀什出版社出版。这本教材也是广东援疆“新疆边防牧民示范村建设”的重要文化成果。

 此外,欧婷婷还结合自身专业,完成了大量组织宣传任务,并积极传播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援疆期间,她多次受邀开展重要讲座。2024年11月8日,发起于海峡两岸的“遇见新疆·寻秘思路——台青新疆行”活动在喀什地区启动,首站便到喀什大学考察。学校安排欧婷婷开设专题讲座《中国古典韵文与音乐的关系》,向台湾大学师生吟唱中国古典诗词曲,为台湾访问团展现了古诗词的活态,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拉近了两岸学子的深层心理认同。这场讲座被“南方+”等主流媒体报道,一时成为“爆款”内容。

欧婷婷与台湾访问团 成员合影

 欧婷婷先后为广东援疆、深圳援疆旗下的16所大学的120名学生作关于大学生美学教育的专题讲座,将立德树人和美学素养落实在大学生职前职后双向联动的环节,引发广大支教学子热议,效果良好。

欧婷婷为广东援疆和深圳援疆的支教大学生们作美育讲座

 今年8月下旬,全国阅读品牌“南国书香节”喀什分会场——“悦读粤新”书展在喀什成功举行,欧婷婷又代表援疆教师开展题为《中国古诗文的音乐生命——吟唱与吟诵》的专题讲座,向喀什各族读者揭示中国古诗文背后的音乐之美,内容丰富多彩,受到热烈欢迎。这次讲座情况被澎湃新闻、喀什融媒体、南方+以及喀什书城等多个媒体报导,影响良好且广泛。现场听众大多是少数民族,涵盖不同的年龄和职业,他们对于知识的向往深深触动了她,让她更加坚信文化传播的意义,“传播传统文化,是我毕生都会尽力去做好的事情。”此外,她还通过自媒体宣传援疆成果,分享文化内容,同时宣传了后方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累计点击率超100000次。

 来到喀什大学的这一年以来,欧婷婷老师对于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正确决策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近几十年来,国家全方位开展医疗援疆、教育援疆、文化润疆,加上无数从后方前来支援新疆建设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喀什得以稳步发展。欧婷婷对此深有感触,“正是因为国家治疆方略的正大和在管理建设上的高效指挥,让我见证了喀什的日新月异和蒸蒸日上,这让我深感认同与振奋。能亲自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发挥自己一份力量,是我此生的光荣。”

 粤喀两地相隔5400公里,相差两小时时差,欧婷婷老师跨粤山海,奔赴疆来,她与少数民族学生们相亲相爱,结下了不解之缘。2024年9月1 日,欧婷婷老师在喀什大学民族班上的第一堂课,她昂扬的语调与充满文学魅力的讲解迅速“圈粉”,班上超一半的同学在下课后迫不及待地添加了她的微信,欧婷婷老师对他们热烈的情感表达感到既惊讶又惊喜,“民族班的学生不像汉族学生那么含蓄,他们率性通脱。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原生之美!女孩子明眸善睐,男孩子清朗刚健,看着他们都觉得满心欢喜。”等到下一个星期上课,学生们把对老师的喜爱和温暖表达得愈加浓烈,他们送给欧婷婷老师一顶新疆花帽以及一条艾德莱斯披肩,并留下两张写满了真情告白的纸条。课后,学生们会热情邀请她去家乡做客——来自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斯琴塔娜邀请她去自家牧场游玩,阿勒泰的安萨尔盼着她去看他老家半年积雪的北国风光,英吉沙的伊尔潘承诺在她离疆时一定要送上一把著名的英吉沙宝刀,赛里木湖的木汗期待她能见一见“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动人风光,和田的艾麦尔江甚至想带她去和田玉的河床里“摸籽料”。今年,学生伊姆努尔邀请欧婷婷老师到他们家欢度维吾尔族人当做春节一样重视的古尔邦节,他们特意在客厅铺上华丽的地毯以迎接她这位“尊贵的客人”,准备了肥美的羊肉、可口的抓饭、香甜的散子等各色美食,还为她量身定制了一条艾德莱斯长裙,希望她能将这份情谊带回后方。“生命影响生命,情怀感动情怀”,所有点点滴滴的温情让欧婷婷坚信,民族团结的根基在于情感认同与文化认同,它建立在彼此发自内心的爱与付出之上,她深情地表达道:“我相信在我离开这片土地的那一天,我一定会依依不舍,一定会留下滚烫的泪水。如果每一个援疆干部都可以跟当地的民众心心相印,建立像亲人一样深厚的情感,边疆何愁不稳固?国家何愁不昌盛?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何愁不强大?”

欧婷婷老师与伊丽姆努尔一家

 这段援疆经历,让欧婷婷对国家的治疆政策有了更深切的认同,让她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感受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未来大湾区与新疆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她充满期待,如今两地的往来正日益频繁,未来将会有更多大学生、干部访问团互往,更多合作项目落地,而她也愿意继续为两地的教育交流与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欧婷婷来说,获评“广东最美援疆教师”是对她教育援疆的最大的鼓励,“很感谢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对我的信任和肯定。”在祖国的西陲,她不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文化传播者,更是促成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她说,无数援疆干部人才都在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让微光汇成星河,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我想,等到我白发苍苍的时候,回想起自己人生中有这样一段援疆经历,依然会心跳加速、手心流汗,热泪盈眶的。”



撰稿|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5班谈天淩

2023级汉语言文学1班吴荞乐

图片|欧婷婷老师提供

审核|刘茉琳老师 欧婷婷老师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版权所有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