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文学与传媒学院在线上举办了文传大讲堂第七十一讲,陶渊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院学会理事吴国富教授受邀为我校师生开展了“陶渊明北方从军考”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文传学院项裕荣院长主持、总结,吕菊博士对谈。
谈及陶渊明,我们都会想起他的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隐士形象,可是很少人会提及陶渊明的早年生活。此次讲座,吴国富教授通过提出疑问带领学子们探究陶渊明的早期生活。在讲座中他提到,通过一些史学研究和统计,发现很多关于陶渊明的早年经历的研究是一些主观臆断。面对陶渊明早年生活的疑问,他一直在思考和摸索。通过查询大量的史料记载,以及对魏晋南北朝的地理研究、文学研究,他发现陶渊明的早年生活轨迹与东晋名将朱序两次镇守洛阳的时间以及西征、东征的军事路线有很多相合之处,从而产生了陶渊明早年可能从军的大胆想法。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吴国富教授以陶渊明的诗文作为依据,依照淝水之战后朱序的职官变化、镇守地点、行军方向与陶渊明的诗句中所提及的地点进行比对,进一步充实丰富了自己的观点:陶渊明20-28岁期间作为朱序的参军,跟随转战东西,镇守洛阳,时间长达十年,期间创作了部分作品,后来的追忆亦与此段经历密切相关。。
吴国富教授以诗文为线索,以历史背景作为辅佐,提出了自己对于陶渊明早年仕宦经历的看法。另外,吴国富教授带领我们以新的角度看待陶渊明的诸多作品。除了对于《归去来兮辞》中的“一去三十年”做出了新的解释,吴国富教授还向我们重新解读了《归园田居》中的“尘网”,认为这个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指乱世。在讲座中,吴国富教授引经据典,根据历史材料进行大胆推测和合理验证,为我们示范了学术研究的路径。
讲座的最后,项裕荣院长表示了自己对吴国富教授的倾情讲授的感动,进行了真挚且深刻的感悟总结,并引领了文传学子再次向吴国富教授致以由衷的感谢。至此,在线上的一片鲜花和掌声中,文传大讲堂第七十一期讲座圆满结束。
主讲人介绍:
吴国富,江西武宁人,教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研究方向为陶渊明、庐山文化、书院文化等,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筹)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书院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白鹿洞书院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书院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陶渊明北方从军考》、《全真教与元曲》、《庐山道教史》、《太平山典籍汇编》、《庐山与明代思潮》、《白鹿洞书院史话》、《新纂白鹿洞书院志》、《儒学教育的现代转型》、《赣北古史考》、《象山书院》、《武宁瓜源与孙吴文化》、《如雪的茅草花》等16种,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
撰稿:欧诗雅文学与传媒学院23新闻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