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生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正文

迎60周年校庆 | 校友风采系列报道一:黎宇宇

作者:时间:2016-11-09点击数:

黎宇宇,原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89届校友,现任贤能堂总裁。曾担任《信息时报》副总编辑、参与创办成都《商务早报》等,从事新闻事业十二年,荣获过第10届“中国新闻奖”、首届“广东省优秀青年新闻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得“广东新闻奖”。他的经历,充满了挑战与惊奇。

刻在骨子里的坚韧和顽强——我院89届校友黎宇宇小记

“我没有虚度大学四年的读书美好时光。”

面对记者的采访,黎宇宇淡然拾起昨日回忆,“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读书和写作是我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的主人公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89届毕业生,毕业之后,他开始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机关工作,而后入职广州日报社,担任旅游记者、部门负责人、《信息时报》副总编辑。期间,参与创办成都的《商务早报》,也参与《信息时报》的改版,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新闻人。然而,在2006年,在他新闻事业最顶峰的时候,有12年新闻从业经验的他毅然辞职了。

他创办了南粤第一个探险机构——广东省科学探险运动俱乐部;在2010年初,他筹集资金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探险基金会——广东省科学探险基金会。

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最独特的角落。

“贤能堂”,连接一个又一个探险梦想

“广东省科学探险基金会”,当你走进这个工作室,你无法从中找到与“探险”相关的感觉。若是想要找出相关的蛛丝马迹,正门的左侧方挂着黎宇宇曾经去过的多个地方的照片,有北极点、珠穆兰玛峰、南极点、楼兰古城遗址、尼雅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按照时间顺序,它们被相框框起来挂在墙上。这是你在这个客厅里能找到的与探险相关的唯一处。

在这个古色生香的地方,你仿佛回到了清代时期。墙上挂满了古牌匾。正门的正前方挂着“贤能堂”古牌匾,道光四年立,这个工作室便是以它命名——贤能堂·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基金会。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收集牌匾的呢?父亲是个木匠,家里客厅两面墙上,张挂着十多块雕刻精致的木牌匾。直到手握船票,黎宇宇离开家乡海南,绕大半个中国赶赴广州,他有些恍然若梦。从此故乡海南和父亲的脸,变得格外遥远。多年以后,他甚至不记得那块牌匾上写的什么字了,只记得那张船票,载着自己的梦,他也开始收集起牌匾了。整个室内很干净,办公室也不再是办公室,它是“贤能堂”,是贤者的世界,是黎宇宇心中的另一天地。

往右侧走进去,有一个房间放满了古牌匾,地上铺上了纸片。再走进去,这个房间堆满了书籍,地上,书架上,桌子上,凳子上,处处都有书。这个工作室与外界相隔,却也连着外界。当笔者从电梯里出之后,可以看见走廊上挂着从古至今著名的探险事迹组图,这一组图名是——民族崛起亟需探险精神。这就是黎宇宇建立起来的工作室,朴素而大方,严谨而自在,深幽而静谧。身穿白色衬衫的黎宇宇依旧在忙着,他的一天时间被安排得很紧凑,在每一个时间段,他都有自己的安排。他说:“力保每天不虚度”。

为了实现当记者的梦想

在本科录取率只有千分之七的时候,抱着“非中文系不读,非记者不当”的决心和信念,黎宇宇来到了这所大学。

他的大学没有虚度,当学生喊着“六十分万岁”之时,自律能力很强的他除了上课、吃饭、休息和适度运动,就是整天泡在图书馆和呆在教室里了。博览群书。写文投稿。如今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写作能力,他归功于大学期间的苦读和积累,现在他依旧保持每天夜读习惯。

要实现当一名记者的梦想,就必须能写。而争取多发表文章,成了黎宇宇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一环。“读书期间,我拼老命地读书,拼老命地写作,拼老命地投稿,从校报开始投稿,然后投稿到全国各地的主流媒体。”为了进入媒体行业,他甚至在课余时间跑去各大报刊亭,与在场的人聊报纸、聊新闻。

大学里志同道合的人不多,他就着几个人的力量一起,开始创刊《百合》。落后的印刷技术,带给众人的是繁重的工作量。油版印刷虽比前期的活字印刷方便,但生涩的印刷方式,仍然给第一次创刊的几个人出了一道难题。几经周折,黎宇宇们将其刻印在板上,再拿去油印。当拿到杂志那一刻,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记者梦,考验自己的编辑水平,他特地向某杂志的副主编请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自信满满地捧着自己亲力亲为创刊的《百合》来到已有盛名的副主编面前。副主编认真翻阅后,和悦地评价刊物的亮点和不足,让他心悦诚服。直至现在,黎宇宇提起那位友善副主编,更多的是感激,感激他百忙之中给年轻人的引领指导。

读书期间黎宇宇涉猎广泛,不局限于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知识,文史哲、政治、经济、天文地理他都广泛阅读,广博的知识积累,让他毕业之后从事旅游记者,在经济新闻部门的负责人岗位上游刃有余。

他喜欢读书,更重视读书方法。黎宇宇站起身来,走到旁边的书架,拿起一本书,“读书也要讲究方法。”他自己归纳出自己喜好的读书方法:专业性强的书籍要资料性地读,不太重要的部分要泛读,重点段落要有针对性地读,经典要精读。他几乎什么书都愿意去看,只要图书馆有,他就读;图书馆没有,便向别人借来读。

每一个新闻现场总有困难陪伴

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一艘尚未完工的船,期待有天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1989年,黎宇宇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广东民族学院)毕业,他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拿到了留在广州的指标,而后在省政府部门做一个小记者,工作了五年之后,在好友的介绍下,他找到了当时《广州日报》的夜编室副主任王世雄先生,王世雄先生说:“招人,但门槛高。”黎宇宇拿着自己的大学毕业论文向王世雄先生推荐了自己。他的毕业论文是关于旅游经济,曾被公开发表,并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于是,他成为了一名旅游记者,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处跑新闻。

怀揣着新闻理想的他,没日没夜地采访、赶稿,行走在寻找和记录真相的道路上,“也就是靠着这股可怕的冲劲儿,还有媒体人自有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广州日报》,他做过旅游记者、政文记者、经济记者、机动记者。他很感激这份职业,面对重重困难,他选择坚强,毅然前行。“记者”这一身份成就了他的理想,锻炼了与困难搏斗的能力。

19991124日,山东烟台,有一起特大海难事故发生了——“大舜号”滚装轮船从烟台使往大连方向时途遇风浪致使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载车辆发生移位、碰撞,导致甲板起火,船机失灵,而后翻船沉入海底,其结果造成290人死亡,5人失踪,仅有22位生还者。因为沉船善后处理工作繁杂而艰难,这无疑是一个难度相当大的采访,但是,黎宇宇和同伴决定前往做深度报道。他们来到了灾难现场。

“记得那是12月份了,守了好多天的我们几乎快撑不下去了。有一天,突然看到了紧抱在一起的一老一少的尸体从冰海沉船里打捞上来,心都跟着碎掉了。我们就在想,一定要把这悲天撼地背后的救人故事挖掘出来。”这是黎宇宇对《海南日报》的记者说的一段话,他和他们的团队凭借敏锐的新闻视角,饱含深情完成了这篇报道——《沉船打捞亲情一幕:冰海里婆孙紧抱至死不渝》,这是令他难以忘怀的一次报道。他的另一篇报道《八个男人换回来的一个生命——大舜号唯一女性幸存者董颖的自述》,直击人心,获得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为此中宣部作出了高度评价:“报道颂扬了一种高风亮节,展示了我国当今一代人高尚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化悲痛为力量的积极宣传效果。”

200141日,在中国海南岛附近,也是黎宇宇的故乡,一架美国海军EP-3型侦察机与中国歼-8II战斗机发生碰撞坠毁,中国飞行员王伟下落不明。面对这个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黎宇宇只身潜入封锁区域,为的就是找出真相。

1998年,内蒙古发生大大雪灾,他与一名司机开车前往,面对漫天的大雪,他们这是与死神作对。夜晚漆黑,他们的车在途中陷入了雪沟,若是呆上个四五个小时,他们将会被冻僵。这个时候,他们最希望能遇上路过的车辆。

这一切,让世人,也让自己知道,他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不畏惧迎面而来的困难,他直直地站在它们面前,对他们说,“我不怕。”

“我不怕苦,”他经常重复这样的一句话,“无论怎么苦都没有我在报社做机动记者那么苦了,那算是苦的顶峰了。”

从事新闻事业十二年里,他多次获得“广东新闻奖”,他是第10届“中国新闻奖”得主,曾获得首届“广东省优秀青年新闻工作者”称号。他一步一步地爬上了新闻事业的高峰。就在这个时候,他却选择自主创业。

选择中国和世界最独特的角落科学探险

他转型科学探险是在1997910月间的事。这也缘起于他的记者生涯。

还在当《广州日报》旅游记者的时候,黎宇宇参加中国首个罗布泊探险旅游团,不仅是为了获取独家新闻,也是享受探险的乐趣。罗布泊的环境很艰辛,为了安全,黎宇宇和几位科学家、探险家率先进入罗布泊探路。后来,为了可以采写到有价值新闻,黎宇宇和两位同事一同租车前去,悄悄地进行探营行动。他和司机在路上前行的时候,面前只有茫茫戈壁,人就像是坐在井里,没有目标,天连着地,地连着天,那情景很恐怖。“我心想,如果我能平安回来我将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黎宇宇坦言,这次探险经历,为他后来转型科学探险、创建广东省第一个科学探险民间组织机构奠定信心和决心。2006年,他正式辞别体制,12年报人生涯终究成为一页翻过去的历史,他要开创一个真正属于他的探险事业。

从此,他的科学探险足迹选择中国和世界最独特的角落。

1999年,他参加了“大洋洲深海及热带雨林大穿越”行动,而后,他登上了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2012年,在中澳建交40周年的这一契机下,他带队穿越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同年,又带领团队穿越中国阿尔金山库木库里沙漠,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

提起黎宇宇,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起那个在零下43°北极点游泳的中国人。

十年前,也就是黎宇宇离开新闻界的2006年,他受美国探险机构之邀,带着122幅中国书画前往北极点参加环保探险行。黎宇宇乘坐民用核动力破冰船Yamal号抵达北极点,他看到许多六七十岁的外国老人下水游泳,而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人,他觉得若是不拿出一点勇气来就丢了中国人的脸,几分钟后,他穿着一条短裤下水了,成了“第一个在北极点游泳的中国人”。之后,他索性就穿着短裤在冰原上走了将近二十分钟,有人问他是如何克服身体上的差异的?他回答:“我不需要克服的,因为不存在你说的身体上的差异。”他并不觉得冷,他觉得好玩。

在这位经历了多次北上南下的环球探险者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坚韧、执着和顽强,像是长在了骨子里。

中澳沙漠大穿越期间,沙漠午餐常常是半块饼干,一包榨菜,数粒糖果,合着矿泉水下咽。

南极探险之路更是惊险,一不小心就会掉到冰缝之中。为此,船上的科考队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用红色标志示意,让众人沿路线行走。尽管坐着橡皮艇在冰水里穿行,大家还是在南极竖起了环保公益广告牌。

从在新闻行业里打拼到10年科学探险生涯,在每一次困难面前,他往往凭借着自身的胆量、自信和顽强克服,去征服,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明年是母校建校60周年,正值黎宇宇离开体制,行走江湖十周年。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回顾分享这十年来甚至更久远的人和事,如此说:“开步伊始,即便怀揣一沓沓钞票,也不心安;而10年的今天,当兜里的最后一块铜板都花光了,却不心慌”。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版权所有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