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杰,男,海南人,89级校友,博士,知名书法家,现任职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专攻书法、国画、篆刻创作和理论研究,举办过多场有影响力的书画大展,多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大奖。学术研究成果丰硕,擅长现象学、后现代哲学、东西方文化艺术比较等。
追梦,一生为笔墨痴情
——89级校友林书杰的翰墨情缘
1993年6月,又一个凤凰花开的季节,又一批毕业生心怀不舍与憧憬,走出了广东民族学院的大门。门外,是他们新征途的起点。那个年代,本科生尚未泛滥,他们身上承载着社会的殷殷期许。后来,在这些身影中,很多人取得了不凡的成就,林书杰便是其中一位。
林书杰,男,汉族,海南昌江人。书法理论家,2012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擅长现象学、后现代哲学、东西方文化艺术比较、佛教因明学等。专攻书法、国画、篆刻创作和理论研究。现任职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广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书写之道:“延异”与汉字书写》、《弘法大师·空海与书法》、《“一笔”:揭开汉字书写的秘密》、《林书杰作品》、《“一笔”书法教程》、《笔煮丹青——林书杰书法、国画、制瓷作品集》、《文心之寄:清华北大博士后书画作品集·林书杰卷》等。
肇赐嘉名:缘定一生翰墨情
1970年,林书杰出生在海南岛的一户农家里,“书杰”这个名字是爷爷给取的。村里的规矩是孩子出生12天内要取好名字,当时林书杰的父亲在外打工,于是由爷爷“肇赐嘉名”:“书杰”。
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林书杰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七八岁的时候很喜欢看别人写字,就从心底里产生一种追求”“书法是我的一种信仰、宗教,它改变了我整个人生,从心底里对书法就有一种宿愿。”说起自己和书法的情缘,林书杰的眼神坚定而神往。
林书杰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并不好,身为长子的他六七岁就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家务、农活等体力劳动都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种田、挑柴、砍柴、下海捉鱼这些经历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时他经常吃不饱饭,每天三顿粥根本抵挡不了体力劳动的消耗,身体也因之一天天垮掉。海南的夏天很热,林书杰却要在地面温度达到四五十度的时候光着脚丫去挑担,久而久之,他的脚底长了一层厚厚的茧,碎玻璃片都扎不进去了。一年里有一个月很冷,只能兄弟几个轮着穿同一条裤子出去干活。家里的床也很小,睡觉时几兄弟挤在一张床上,边上的一翻身就会滚下床。
林书杰用“水深火热”来表达当年的困窘。那是一个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的年代,有饭吃、有书读就很不错了,根本不可能浪费纸笔墨砚去写字。在样的环境之下,林书杰完全不敢想象自己将来能够读书,下意识里只有干活养家的份。
在读初中的时候,父亲因家里经济困难想让他辍学回家干活养家,但林书杰的苦苦坚持与哀求挽救了自我的命运。虽然基础没有打好,但是后来的他凭借着自己的悟性,学习开始渐入佳境。很多时候,林书杰学习新事物都能无师自通,从几何、代数到后来的书法、哲学、绘画皆是如此。
在那样的日子里,林书杰仍然对书法保持着一种无法挣脱的追求。书法与他在岁月的坎坷中相互依附,这份情缘成就了今天的林书杰,也成就了林书杰笔下独特的书法风格。
因为小时候长期难求一饱,体力消耗又大,林书杰落下了营养不良的毛病。到了初中,他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葡萄糖才能使身子获得一点精神。高中阶段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坚持每天六点起床跑步,慢慢才把身体调养回来。而跑步这个习惯则陪伴他走过了民族学院的大学四年,一直走到了中国美院的博士,只有暴雨天里才会例外。上大学的时候,中文系的中长跑比赛林书杰一直都是前三名,还拿过四百米冠军。
“虽然有些痛苦,但还是很感谢小时候的磨练,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第一是没有毅力,第二是没有那个经验体会去解决问题。没有毅力去考博士,考上了也没有办法读,毅力是一个前提,知识可以积累,学问可以去做,唯有毅力是很难锻炼的。再加上我当过农民、渔民、民工,还捡过破烂,有过这些体验,我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说走就走:活出本我方潇洒
1989年,林书杰不负十年寒窗,考上了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那时的情景他大多已淡忘了,和书法的四年情缘却清晰地记得。林书杰回忆道:“到民院报到的第一天,我就出去买了纸、笔、墨,这些东西在家乡是很难买到的,但在广州却是十分常见,当时感觉这真是太棒了。”
那时候,每天坚持练习书法的林书杰似乎与周围的同学有些“格格不入”,他们经常一有空就整点娱乐项目。但林书杰并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他只想练好书法,学好古典文学——这是他的兴趣,更是他的理想。
在林书杰的记忆里,二十多年前的广东民院在广东高校群中书法学习的氛围是数一数二的。据他介绍,中文系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让学生学习书法、练好书法的传统,那时候这样的做法在全国的高校中是很少见的。作为当年校书法协会的会长、中文系学生会主席、校宣传部部长,林书杰说起那时候的民族学院,颇为感慨。
大学毕业后,林书杰先后在广州市隧道开发公司和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宣传部及局属单位工作。工作之余,他依然保持着每日练习书法的习惯。每一天的书法练习和文学积累,为他后来抓住一次重大机遇埋下了伏笔。
毕业数年后,林书杰的月薪已将近万元,这在90年代是很让人艳羡的了。然而,林书杰自己却说放下就放下了——他毅然辞掉工作,北上考博。
事情缘于他在工作中与一位中央美院老师的偶遇。“我当时拿我的字向他请教,他看完之后给予我很大的肯定,说我这种情况不继续去专业的大学深造就浪费了。”
2003年至2005年,林书杰连考三次才得以进入中国美术学院研究书法,其中艰苦可想而知,但他反而觉得这是命运的一种安排。在中国美院期间,林书杰学习了一个现如今很有研究前景和价值的专业——现象学。选择了书写现象学——汉字与“延异”为其研究方向。随后又在清华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2年,林书杰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是美术学院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博士后。清华大学的优秀博士后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出站博士后近千名,每次评选10名左右,获评的其中条件之一是研究的创新。林书杰将汉字书写与西方哲学关心的“书写”问题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著作《“一笔”:揭开汉字书写的秘密》中的“一笔”方式不仅是回应了西方哲学对“书写”的关注,同时也是提出了汉字在传达意义上比表音文字更具优先性和优越性的理论问题。这是书法研究上的新创举,也是一部探寻汉字书写奥妙的专著。面对荣誉,林书杰很是谦虚,反复强调这只是“碰巧”。2012年博士后出站期间,林书杰又“碰巧”学校让他留校创办了清华大学一个新的学科——书法专业。
时至今日,林书杰仍然十分感慨当年的勇气。辞职考博的时候他已三十多岁,俗话说三十而立,他却没有去追寻自己能够安身立命的东西,他改变了方向另起目标。尽管如此,林书杰始终觉得,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当初放弃在广州拥有的一切去中国美术学院读书,很多人不能理解林书杰,甚至觉得他有点“傻”。对此,林书杰自己倒是很洒脱:“到了一把年纪,自己要做什么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别人的看法肯定是有的,但也只能当作参考,而不能成为影响自己未来的决定因素。”
林书杰说,人生在追梦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家人的阻拦,亦或同学朋友的风凉话,但倘若心态坦然,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所以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如此才能活出本我。
一路走来,如今的林书杰日子渐渐过得清幽淡雅,他对书法的爱更是有增无减,出差都会随身带着笔墨和小砚台,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例行书法“早课”,走到哪写到哪。有趣的是,他的这个习惯带动了他在祖国各地的学生,他们学习他每天坚持写字,从不间断。“我感觉我生命里有一种因素是应该去做书法的,我总觉得书法是我的信仰。”也许,林书杰的这番话,便是对他人生最好的概括。
向来从容:也无风雨也无晴
林书杰广州的工作室在机场路一幢没有电梯的屋子里。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墙上挂着、桌子上放着的许多书法和绘画作品,还有几个堆满书的书橱。屋子倒没有刻意收拾得很整洁,但是众多书画作品和书籍都是摆放得秩序井然,倒也显出几分古典的雅致。醇郁的功夫茶,弥漫于空气中的艾草香,空灵的佛教音乐,这间古典雅致的小屋仿佛与窗外喧哗的都市不在同一个世界,淡雅,舒适。林书杰此时挂在嘴边的也是“慢慢来”之类的话语。
初见林书杰的时候,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走路很快,说得上是“健步如飞”。虽然快,却不显匆忙,而是一种坚定的稳重,给人以脱俗而又严肃的感觉。他解释道,这归功于过去每天晨跑的习惯。坐下来交流的时候,“健步如飞”的林书杰突然变得安静从容了,不慌不忙地泡着功夫茶。他说话的语调平缓,语速较慢,几乎每个问题都可以从哲学到逻辑学来辩证地阐释自己独到的见解。
林书杰不仅健谈,而且幽默、热情,当聊到一些学术问题时,他还会向人推荐一些他所看过的好书,他会认真的向你诉说这本书好在哪里,为什么值得读。每本书里,都有他认真圈圈画画的笔记,很细心,也很细致。常有人认为当代社会太过浮躁,人们很难静下来潜心研究,林书杰并不认同这个说法。在他看来,每个时代都有浮躁,但人们总是习惯厚古薄今,这是一种错觉;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幸事,再过二三十年,也许会有人来梳理这个时代的东西,这个时代也会有超越前代的地方。“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原来的世界谁也不知道,我们有‘盲人摸象’的说法,其实就算睁开眼睛我们也都是盲人。”
对于生活中人们已经认定的问题,林书杰总是能以他独特的见解来颠覆并重新阐释;而对于现代社会存在的消极问题,他总能以哲思的方式和包容的心态来宽容。比如我们总是对一些抱有功利目的的行为加以否定和批判,林书杰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人总是要有一个过程,目的和过程是可以分开的,只要功利不是目的就可以了。
在书法中培养出来的从容和在学习现象学中培养出来的辩证哲思,已让人觉得他的生活方式的精致,而他对待生活的方式却十分淡然。很多人十分羡慕他能将自己的爱好与专业、职业、未来相结合,林书杰却认为,能够真正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延伸出一些很实用的东西,树立更多新的理念,才是他一生中最幸运的事。在林书杰心目中,做学问贵在坚持,更不要无故自卑,他在书法上花了几十年换回一点回报,这就是一种突破。林书杰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并无专人指导,而是凭着自己的好奇心与执著的练习一步步达到今天的水平,绘画更是在读研考博期间慢慢领悟和发展出来的能力,“在一些领域里,很多非专业的人更加杰出,是因为他们会在发觉自己起点低的时候,会更加认真钻研学问,才有如此收获。”
林书杰认为如今的大学生生活条件相比二十年前已经好很多,他鼓励师弟师妹们应该珍惜这个起点和良好的条件,在最好的年纪里,锻炼好身体,调整好作息,不要荒废时光,更不要妄自菲薄。在他看来,只要足够努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学生绝不会比名牌大学的差。
采编心得体会
终于在三元里大道北的一个工作室里和师兄碰面了。师兄在我们眼里是个极为不可思议的人,其执著的志趣、丰富的阅历以及追逐梦想的坚实步履,无一不在撞击着我们心灵,我们感悟着他这些“书道之杰出”:能够将自己的喜爱和工作联系在一起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重要的是能够相辅相成,为自己喜爱的事情做出贡献;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义,回想起来不可思议的一次次苦难都会造就今天完全不一样的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人应该有信仰;眼见不一定为实,不仅仅是盲人摸象,于所有存在的事物,我们都是盲人;不要妄自菲薄,起点低或许会给你带来暂时的影响,但只要你潜心钻研你所热爱的事情,你并不会比专业出身的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