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生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正文

做更好的自己——06级校友郑华芳的追梦经历 

作者:时间:2017-07-18点击数:

郑华芳,女,06级校友,目前在花都区花东镇北兴中学任教。

 

 

做更好的自己

——06级校友郑华芳的追梦经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就业前景和方向,得到更多师兄师姐的生涯经验的体会,锻炼我们的写作实践能力,我们文学院(中文系)实施2014《追梦——青年校友访谈计划》,诚邀校友们与在校大学生分享大学成长、生涯发展的经验体会,以激励后学,加强中文学子的写作实践能力锻炼,促进文学院(中文系)文化建设。我们小组有熊子琦、付英翘、冼捷三名成员代表学校来采访0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郑华芳师姐。

 

追梦,启程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学好专业知识呢?很多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其实兴趣不大,有时听着听着课就容易犯困,这种情况下您觉得应该怎么办?

郑华芳(以下简称“郑”):不要紧张,以前我也觉得很难,而且老师也不像高中那样,帮你理清思路,讲到你明白为止,大学的老师大多数就是上课时讲好课,下课了,真的很少管学生的。这样的学习方法你们可能一开始不适应。但是你们要渐渐开始学会自我学习,这是作为人必备的学习技能,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不可能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大学,有更多的自由度,让我们探索不同的知识,无论是老师上课讲的还是没有讲的,我们都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查询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对于上课听不懂的知识,也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下课后弄明白。现在我们都有电脑,我相信,只要你们真的想要搞懂,就一定能找到方法搞明白。在大学里,老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答案可以有各种各样,寻找答案的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老师,而是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只要你弄明白就好。还有要相信自己,自己找出来的答案,要有信心,当然你是要认真去寻找和阅读。

记:有人说,大学四年是对寒窗苦读十二年的一个休息阶段,我们可以去放下脚步,好好享受生活。但又有人说,大学四年是决定人生的一个重要点,仍需要高昂的热情去学习和奋斗。不知您是如果度过你的大学的呢?

郑:我同意后者的观点。虽然说我们寒窗苦读十二年,途中坎坎坷坷、奔波劳累,好不容易才挺过来,有个好的结果,但是请记住,那只是一个基础。我们考上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证明我们的基础打稳了。但是大学是我们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只有我们做好了,才能赢在起跑线上,才能找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现在回想起来,我感觉我的大学过得挺充实的。第一,我会用大部分的时间去阅读。你们有去过本部的图书馆吗?那里很多书的,应有尽有,只要你想看的书那里都有。在繁华的都市中生活,我们能静得下心来,尝茗品书,是最愉快不过了。第二,我竞选了班委。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礼物!你们想想,到时候我们出来当老师,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的组织能力,上传下达的能力,而做班委恰恰就可以锻炼了我们这些能力。所以说啊,你们无论是已经当上班委的或者是还未当上班委的,都不要抱怨或担心当班委会耽误自己的时间。其实啊,这是利大于弊!第三,在空余的时间,我会去当家教。当家教也是对我们师范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当家教的过程中,我可以熟悉现在学生的课本,也可以理解小学生的心理啊!这简直是一箭双雕啊。第四,我参加了校星星文学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团,特别是对我们文学院的学生来说。我们成员要两个星期交一篇文章,做成一份报纸。这样的话,无论是对于我们写作的水平还是实践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后来我还当了文学社的社长,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啊!

记:我们了解到您在大学期间借书的数量是最多的,那么,师姐有没有一些特别的阅读技巧吗?

郑:哈哈,过奖了!我只不过是爱好读书罢了。其实我一开始是什么书都读,有点滥读的意味。先开始读的时候,就只看内容,看讲了什么,当时就是觉得看这些书有趣,也没想那么多,也没有往深处想,就停留在表面。后来,读书都多了,思考的深度就加深了。可能是因为读多了吧,就自然而然有这种文学的语感。而这种语感在我就职和考研的时候都帮了我很多,这也使我能在边工作边准备考研的一年里成功考研。不过我们身为文学院的学生本来就应该多读书啊,要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我们的视野才会广阔。这不仅仅是应付考试,这对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也是非常有用的。而且,你要静下心来看书才能真正读得进去。你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领域开始读,阅读能力是我们必备的一样东西。在后来的应聘中也需要我们阅读的。我现在即使在工作很繁忙的时候也会尽量地挤出时间来阅读,做到至少每个星期读完一本书,并完成读书笔记。阅读是真的很重要,我们都应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增加我们的阅读量。而且你们要知道,无论是学习或是出来工作,都需要特别高的阅读能力、领悟能力,这可以从我们看书的过程中来培养。所以说,读书是非常有用的,它是文学院学生的精神粮食。

记:听您这么一说,我们觉得重要的不仅仅是增加阅读量,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您认为还有什么是很重要的呢?

郑:首先,作为师范学生我们在大学期间就要考好普通话二甲,英语四级,计算机一二级,教师资格证等。因为这不仅是毕业所必须的,在将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大学生,在适当地参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课余活动后应该学习好专业课,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好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第二,我们也要抓住每次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无论是上课时的大胆发言,还是在组织社团的活动,在团学工作、兼职、实习等等。即使在白云校区可能没有那么多这样的机会与机遇,那你们也要自己创造机会,也可以自己创业。因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能将生活只停留在学习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我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事件上。以前,因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只是埋头苦读,缺少社会实践活动。上了大学我们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当然我们也要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好好锻炼自己的与人交谈能力,口才,学会从多个方面看事情。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考虑周全,要有安全防备意识,懂得怎样保护好自己,提高是非判断能力,不能盲目从众。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看来师妹们都为自己的理想做了不少的准备啊!

记:的确,理想是人生的风向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啊!基于理想与感悟,您能跟我分享一些吗?

郑: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怀揣着一个小小的梦想。梦想似乎遥不可及,梦想似乎只是一潭死水。但是无论怎么样,都不能对自己的理想或者梦想失去信念。我的理想是想当一名公务员,但是在大四那一年没有考上,所以我就去应聘教师。后来我成功了!所以我就改变自己的梦想,我决定要先工作,再考研。现在,我已经考到华师的研究生了。梦想和理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在困境中需要改变一点方向,这未免不是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好的方法。

 

摆脱青涩,步入职场

在步入职场之前,我们都会经历一个特别重要的阶段,那就是实习。不知您对自己的实习有没有深刻的想法呢?

郑:师妹你问到点子去了。说到实习,我确实有过一段很难忘的回忆。我曾经在广州信息时报进行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主要负责跑海珠区江南西一带的商圈。每次逛完街后,脚板都酸疼了,回到宿舍只想倒下就睡。加之刚开始没有目标,每天只是很迷茫地逛着街。虽然熟悉了旁边的街道,但丝毫没发现什么新闻,心里很茫然,不知何时才能发现新闻,有时就不安好意地希望眼前有突发事件发生。后来,听了同组的人的建议,一定要厚着脸皮多问,多问了就说不定会问出信息,这样就相对容易找到新闻点了。于是,我就每天都坚持着关注江南西一带的新闻,看看别人是关注什么方面,从什么角度关注。在逛街的过程中,一旦看到新奇事情、特别现象,就多留意、多问。就这样,在各种各样的商店里扮演顾客去了解商品的价格、功能等。接下来的跑街,就变得“敏感”多了,也更有有目的了。那年在730号那天无意中,看到了紫山大街11号楼后门贴着一张安民告示。于是,我就凑上去看了看,看后,了解到是该小区要加装电梯。由于看了前天的羊城晚报,了解到当前广州正出台相关旧楼装新梯的政策,这新闻让我联想到眼前这个安民告示是个很值得做的稿子。回到学校后,我就上网查阅了许多有关旧楼装新梯的报道。在查阅的过程中,了解到早在1999年,广州老楼加建电梯就被提上了议程,那时旧楼装新梯问题就牵动了不少老城区街坊的神经。他们兴奋着,但是更多的只是口头说说,要真正去做,他们都摇头表示难,而现在紫山大街11号楼成功安装了,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的呢?后来我连忙跑去紫山大街,采访一个老伯伯,向他了解加装电梯的前因后果和困难。采访完后,当晚就开始写稿子,因为采访得比较顺利,了解到很多重要的细节,写起来就相对容易。稿子于86号在城区版见报了。87号南方都时报也报道这则新闻,但该新闻最早是信息时报报道的,看到这点,心里感到很欣慰,也更深切体悟到新闻及时性的重要性。

记:现今师范毕业生就业压力特别大,找工作都特别难。对于汉语言文学(师范)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您有什么想法吗?

郑:其实,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的伟大复兴,汉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高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加上高考的改革,这个专业对比起其他专业来说竞争力真的挺强的。但是在同专业来说,我们之间的竞争力还是很大的。首先,我们华南地区就有很多师范学校,其中很多都是讲汉语言文学当做重点培训的专业,当然出来的人才自然就多了。但是不管竞争有多大,我们只要打牢基本功,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自然就能找到工作的,所以,你们现在担心的不是竞争有多大,而是怎样把自己变得更优秀。而且汉语言文学是我们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名牌专业,是国家级的专业,有一流的师资力量。我相信学校必定把你们培育成有用的人才!

记:您刚开始步入职场的时候,主要面临什么挑战呢?大学的面试跟职场上的面试有什么不同?

郑:嗯,其实我觉得步入职场和步入大学的感觉差不多,主要是适应问题。其实当时因为中学老师不是我的理想职业,所以我一开始步入职场心情是非常低沉的。我没有好好地与同事们打好关系,也没有尽我所能教好学生,当时的状态真的很差。我甚至有点趾高气扬地看不起这个职位,当时我的同事都不是很喜欢我,很多时候我在教学上遇到问题也只能自己解决或寻求以前的朋友的帮助。当时我真的很难受。不过后来看开了,在我的朋友长时间劝说后就渐渐觉得其实当初中老师也是不错的,做人要学会知足。什么是悲剧,就是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痛苦程度=欲望-实力,看开后就慢慢地接受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的生活,学会怎样当好一名中学教师,努力教学,放低自己的姿态,请教别人,帮助别人,做好细节,尊敬领导,做好职场礼仪等等。不要看这些很简单,真正做却是很困难的。刚刚迈入职场的年轻人都有一股傲气,特别是做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在大学组织的活动多,办事的能力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情,也不能有半点自以为是的心态。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放低姿态,无论对你们的领导还是你们的下属。在工作中要学会和别人相处,这样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生活都好很多。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或幼稚,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讲完,听听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不要以自己为中心。只要你的脚还在地面上,就别把自己看得太轻。只要你还生活在地球上,就别把自己看得太大。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谦逊的态度。

记:您步入职场后,又有哪些事情是让自己觉得最有成就感的?

郑:我觉得啊,应该还是我们班的学生。我接手7班时,他们班是整个年级倒数第一的,学生不爱学习的,拍拖的,不上课的等等都有,有很多问题学生。但经过我一年坚持不懈地教导,当然我在期间也遇到很多问题,找他们的家长一起辅导孩子,奖励制度等等,最后我发现,其实理解学生才是最重要的。通过了解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的行为,经过好好的沟通,学生也渐渐开始听我的建议,后来他们在我的坚持不懈下,也开始努力学习奋斗。我真的感到很欣慰。这当然也让我很有成就感。不过顺便提醒一下,你们要记住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的前景;相反,越主动付出,那么他就会越快的发展。很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初期都是从零开始的。所以,你们不要担忧自己现在不足的地方,只要你大学四年肯努力,一切都会改变的。

记:现代很多年轻人不仅抱怨工作待遇差,还对一些工作环境有一些意见。那么,您认为怎样的工作环境对于我们才是最好的?

郑:我认为啊,工作地点的选择要取决于你们自己的工作价值观,特别是你自己要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只要自己喜欢的就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例如我曾经在吴川市二中实习过。那里的生活节奏是比较缓慢的,竞争不太激烈,是一个生活舒适的地方。可是有一点我很不喜欢,就是学术氛围很稀薄。所以,我没有在毕业后选择再回去。而是选择了学术研究氛围浓厚、发展前景广阔的广州花都区花东镇北兴中学。所以啊,只要工作环境是自己想要的那种状态就是最好的吧。因此,你们要认真对待实习这个机会。通过实习,你们可以明白自己是不是适合教师这个工作,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工作倾向,对你们以后的工作选择会有极大的益处!

 

芳华正茂,放飞梦想

记:您可以跟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又有什么寄语呢?

郑:在此,我想通过你们来代我向学校表达谢意,我要感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感谢母校对我的栽培。倘若没有学到扎实过强的专业知识,也许我没有能力去当一个好老师;倘若没有学校丰富的资源,也许我还是一个井底之蛙,鼠目寸光。母校带给我们的机遇总是很多,为我们的利益着想,提高我们的就业率。希望师弟师妹们好好学习,在母校中可以快乐成长!也希望我们的广师早日完成大学梦!谢谢你们!

 

                                                               

采编心得体会

能够代表文学院外出采访青年校友,我感到很荣幸。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学到的知识远远比书本上学到的更有意义。师姐跟我们分享她的大学时光以及职场经验,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在警醒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大学过得更有意义,如何让自己找工作找得更好。我们也从师姐那里捕捉到很多有关教师招聘的信息。从中,我坚定了学好汉语言文学的信念,我坚信我们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很有前途的。

经常听别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今天我要好好记住师姐的话,好好记住她叮嘱我们的事项。感谢师姐怀孕了还接受我们的采访,还亲身下厨煮午饭给我们吃。突然我也想起了小花老师的一句话:我们中文人心系母校。是呀,我们也要努力,为实现我们的大学梦做出贡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版权所有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