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本科教学 卓越语文 正文

探教育影片,悟实践佳行——20中师卓越班教育电影鉴赏会纪实

作者:时间:2022-03-24点击数:

2020级文学与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文传学院)卓越班于2022年3月24日下午四点四十五分至六点十五分在三教622教室举行了教师教育教学电影分享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蒋颖老师、王一方老师以及20级中师卓越班全体学员。此次会议由梁旭辉同学主持。

本次教师教育电影鉴赏研讨会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四组学员汇报、师生交流和师生合影。

首先,四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围绕所推荐的电影进行了汇报。

第一小组派代表邹巧玲同学上台展示。该小组紧密围绕“教育的本质在于自我思考”这一主题,从影片中“撕书”、“作诗”、“随意踏步”三个情节出发,倡导教育过程中应当唤醒学生的自由意志、带领学生挑战自我并最终找到自己的步伐。针对如何引导学生找到生命中的精髓与生活的意义这一问题,第一小组的成员分享了三条建议:第一,参考影片中基汀老师帮助学生释放压力的方法,鼓励学生多多运动;第二,带动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天赋,从而思考自身的职业兴趣;第三,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第二组上台的张羽欣、张涵冰与陈晓曼三位同学以有趣的情景剧重现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情节,将影片中的人物魏敏芝合格教师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理想信念、有仁爱之心的标准进行对比,一针见血地点明了片名所蕴含的责任与信念、曙光与到来两组内涵。随后,又从粉笔这一意象入手,阐释了粉笔所象征的理想的承袭与教育的未来,并由此指出了农村教育师生力量极度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金匮乏的困境,进一步生发了城乡教育差距与教育公平议题的思考。

第三小组由郑德明同学与于心怡同学进行汇报展示。该小组以个性化教育和鼓励式教育作为切入口,分别阐述了影片中的坪田老师与主人公沙耶加的母亲这两种独具一格的教育方式是如何在沙耶加教育路上发挥作用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益于实践的教育手段:第一,发掘学生的亮点,肯定学生不同阶段取得的成就;第二,观察学生的动态情绪变化,在学生经历情绪低谷时给予能量;第三,通过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信心、提升学习内驱力,使之由外在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随后,郑德明同学又结合当下中国教育国情,从家庭教育、大班教学、职业教育多个角度提出了独特见解,引起了同学们的深刻思考。

第四小组由苏茵妮和付新苹两位同学合作完成展示。该小组同样以引人入胜的小组剧场演绎了影片中“选班长”的情节,并结合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深入分析了电影《老师好》中苗老师丰富复杂的性格,将这一父亲般的传统老师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以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的窘迫处境为切入口,对比了传统社会中老师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形象与当今社会中“老师”称呼的泛滥现象,由浅入深地阐释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权威的解构,提出了适当回归传统、尊师重道的倡议。

汇报结束后,蒋颖老师从宏观角度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积极评价,高度肯定了小组在汇报中所运用的小组剧场创意形式和与当下国情相结合的内容,并从多个角度向同学们提出了引人深思的建议,第一,倡导同学们在观影后深入思考如何将影片中的教育理念与当下的中国国情相结合,做一名有趣、有情的卓越教师。第二,在汇报过程中注意详略得当,完善汇报的礼仪与分工介绍。

随后,王一方老师围绕自身对于卓越教师的定义,对本次研讨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肯定了小组汇报形式的多样化与介绍内容的多元化,建议同学们汲取电影中优秀教师的长处,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知识的、明理的”优秀教师。值得一提的是,王一方老师还结合美学原理中的直觉与美感内容,就基汀老师让学生撕掉课本导言的电影情节进行评析,认为艺术不是纵横轴的简单求和,不应当用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来片面定义艺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用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与深刻的文学理解代替行为艺术。除此之外,王一方还强调了情怀对于基础教育薄弱地区教师的重要性,肯定了此类优秀教师无功利地追求理想、投身教育事业的高尚品质。

最后,师生一同合影留念,此次教师教育电影鉴赏研讨会顺利落幕。通过这次研讨会,同学们认识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也将这些理念运用于平日的学习实践中,向“卓越”再进一步!

撰稿:2020级中师卓越班 周丽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版权所有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