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2:30,“学者视野——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774讲”在白云校区三教104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项裕荣教授应邀为我校学子作了题为“六大名著中的人生困局”学术报告,借我国古代通俗小说《金瓶梅》与《红楼梦》中耐人寻味的片段,讲述了中国古代礼法社会与人情社会中所特有的人生困局与种种无奈,给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盛宴。
讲座伊始,平易近人的项裕荣老师便为大家解释:“由于明代的《金瓶梅》比较敏感,所以不在四大名著之列;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不容易被人看懂,但学界还是将之与前五部一起,并称六大名著。”
提及课题的灵感来源,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刚到广州工作时的窘境,而传统文化里面有关于为人处事和静心养气的超拔观念,让他变得更加通达和从容,项老师以此为切入点,选择了佛教文化与话本小说这个选题,持久而弥新的钻研,相关成果与国家级课题的申报成功,都彰显出其本人的学术创新之力与选题本身的学术价值。
“文人不谈金瓶梅,便是读书也枉然”,做为《金瓶梅》的忠实拥趸,项裕荣老师表示,视《金瓶梅》为小黄书的态度是错误的,这部小说对于人性的深度挖掘与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对于我们当下也有镜鉴之用,讲座中项教授重点讲述了潘金莲、李瓶儿、西门庆三人的爱恨情仇、纠纷瓜葛,并详细诠释了这其中“气”“性”“爱”等种种的欲望沉沦。项老师说,有时候执着就是一种痛苦。
项裕荣老师认为,《金瓶梅》的故事,其实就是我们的故事,照见着众生沉重的肉体、无穷的欲望;同时,他推荐了《烈日灼心》和《悲惨世界》两部电影,希望听众从“忏悔与救赎”的角度加以比较——当欲望驱使人性的时候,我们要直视自身的欲望,这或许才能绝处逢生,或超越自我。
谈及《红楼梦》,书中青春与成长成为一对有趣而永恒的矛盾,项老师以“青春的散场”为词眼,总结小说中众多天真少女,不得不终为人妇的“悲剧”意义。当青春各种复杂的情感突然收束得如此出人意料,受制于严苛礼法下的婚姻,原来幼稚豪爽浪漫等种种美好春情,都将归于寂灭,这不是一种大悲哀吗?更何况少妇的狭隘与自私,为小家庭而变得委琐的心态,都在《红楼梦》中有所揭示。因此,项老师鼓励大家趁青春尚在,向梦想耐心沉潜求知而获无悔人生。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飞逝的时间总存留着诸多遗憾,由于时间的限制,同学们无缘继续聆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儒林外史》中人生困局的相关内容,讲座结束时,场内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同学们对项老师下次精彩讲座的真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