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5月17日下午,“学者视野——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754讲”即文学与传媒学院学术前沿讲座在我校白云校区学术报告厅开讲。全国著名评论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谢有顺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读懂文学的三个角度”为题的学术讲座,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擘肌分理的文学盛宴。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文学系主任佘爱春教授主持,文学与传媒学院部分老师和300多名学生聆听了演讲。
讲座伊始,佘爱春老师对谢教授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就作了简要的介绍和高度的肯定:“作为谢老师的同龄人,我对谢老师是非常景仰和崇拜的,谢老师的学习和学术经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感人故事”, 谢教授传奇般励志的经历和丰硕的学术成就以及文人互尊的场面赢得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
(主讲人谢有顺和主持人佘爱春)
随后,谢有顺教授幽默的开场白“爱春把我捧得那么高,其实是把我放在火上烤”惹得师生们笑逐颜开,他诙谐地讲:“当面说自己好话,会不知所措,因为你的表情很难控制,不能太高兴,否则会让人觉得自己得意忘形;又不能太漠然,幸好刚才我是背对着你们,你们也看不到我的表情。”饶有风趣的妙语一下子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谢教授的可爱挚诚由此可见。
谢教授认为,中国自古以来重文、崇文,被人称为“文学中国”,文学深度参与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塑造了我们的基本价值观。要读懂文学这门特殊的学问,就要知道,它不仅是知识论的,也是存在论的,而且是和此时的生活、和每个人的生命密切相关。中国人何以这样想、何以如此行,以什么为人生理想,背后都有文学的影响。因此,他从“文学是中国人的准信仰”、“文学是生命的学问”、“文学是当代的学问”三个角度对如何读懂文学作了精彩的阐述。
论到第一个角度即“文学是中国人的准信仰”,谢教授鼓励中文人与非中文人都要积极接受文学的熏陶:“文学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它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领域。”他指出,文学不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最基本的方面,甚至在中国扮演着准宗教的角色,中国人的信仰或信仰的方式,常常是借用文学来抒发的。因此,要读懂中国的文学必须要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精神。从刚刚过去的5·12地震十周年、传统中秋佳节望月追思等例子出发,谢教授认为追悼的意象和载体其实是文化符号和精神符号,具有独立的价值,能够作为自身解释生活的方式、理解生命的知识谱系。“中国人的准信仰的角度,使得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不可交流性”,谢有顺教授在第一个角度的基础上纵向延伸到文学的创作,“文学、小说诞生于孤独的个人,诞生于个人的冥想和发现”。
(谢有顺教授在演讲)
关于“生命的学问”,谢教授坚信:“文学描写的终究是人的世界,探索的终究是人性和人性的复杂性”,强调文学的对象是人,是有生命的东西。同时,他从解剖青蛙却无处追踪生命的存在、解剖尸体却无法寻觅痛苦与忧愁情绪等反面例子中,强调“如果把文学全部变成材料和知识谱系的研究,无疑是一种悲哀”的观点,并用现实生活中某些教授的偏激例子打趣,告诫同学们切勿把知识和材料当作文学的全部,不可让材料成为新的迷信。“属于生命本身的气息,才是文学主要书写的主题,才能形成‘文章千古事’。”谢有顺教授如是道。
谈及第三个角度,谢教授认为文学是“当代的学问”。所谓当代,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要站在当代人的立场,用当代人的感悟和当代视角去激活文学。 “胡适之成就斐然,除了有清代考证的功底,还得依赖杜威和赫胥黎的现代视角;鲁迅‘虚无’、‘绝望’等现代观念的来源,亦是现代的思想;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古典韵味浓厚,但其渊源仍是现代的立场;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上经年累月,便是要揭露当代知识分子毫无人格和坚守、一片肃杀的景象。”谢有顺旁征博引的演讲,旨在强调作为当代的学问,伟大的文学是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民族与现实,给当下人共享。“文学之所以永恒,就是因为在任何时候看,都像是在当下所写的。”
在互动环节,谢教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解答:对于“文学的孤独”,要做到独立与交往的统一;关于“年轻作家的历史观念”,他认为“当下”和“瞬间”是历史的碎片,是一种历史意识的重新定位;谈到文学背景,谢教授表示这是一种角度和方法,应回到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理解语境;被问及历史,他则主张在平视的基础上还应回到当代的共通性,并带有自己的思考。
最后,佘爱春老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对谢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希冀谢有顺教授能常来传经送宝。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本次讲座关于读懂文学的三个独到角度的阐述,使得在场同学们获益匪浅,谙晓文学渗透在人生的理想与知行,能够超越时空与现实成为永恒的精神寄托和享受。
(谢有顺和文传学院部分老师合影)
注:
谢有顺,1972年生于福建长汀。文学博士、一级作家、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等。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出版有《成为小说家》《文学及其所创造的》等著作十余部。曾获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