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讲座回顾:英歌舞的前世今生——作家黄剑丰为我院学子开展讲座

作者:时间:2025-03-21点击数:

D500

2025年3月20日下午,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邀请,广州市白云区作家协会主席黄剑丰于白云校区第一教学楼501教室开展题为《英歌舞的前世今生》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庆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科博士等80余位师生参与本次讲座。

12725

讲座伊始,黄剑丰以“英歌上春晚”作为导入,表示英歌舞目前已逐步成为潮汕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英歌舞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是一种糅合南派武术、舞蹈、民俗、历史文化、音乐等方面的地方艺术的民间广场舞蹈,体现中国人驱邪除恶、祈祷吉祥、奋发向上蓬勃的精神,同时保留了古代军队战舞的某些特征,有“中华战舞”之称。

13D3C

提及英歌舞的“前世”,黄剑丰详细讲解了英歌的起源。英歌的前世起源于“傩”,不断发展、丰富,至明代末年成型。此后不断派生并发展成熟,分为快板英歌、中板英歌与慢板英歌。而业界内关于英歌舞起源的说法有多种,主要为水浒说、傩起源说、外江戏说、练武说、综合说等。在解释英歌舞起源之中,黄剑丰穿插了关于“英歌为何是108人”“英歌为何被称为中华战舞”“英歌舞与粤剧的交叉”等话题的讨论,现场氛围热烈。

1945A

之后,黄剑丰介绍英歌舞的“高光时刻”,即普宁英歌队参与了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八位来自不同团队的成员经过一个月的短期强化集训,在专业艺术家指导下不断磨合训练,最终呈现出短小精悍而又不失原有韵味的舞台效果。黄剑丰表示,正因有前辈们的无私奉献与坚守文化的决心,英歌舞才得以代代相传。

对于英歌的“今生”,黄剑丰认为,近年英歌舞爆火出圈,地方政府重视英歌舞传承创造,有效拉动了潮汕地区文旅发展。同时,英歌舞作为民俗类非遗,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爆点,一定程度上唤醒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英歌出海”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自信。

讲座尾声,黄剑丰指出,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文化也不能有割裂感,有演进才会有传承。越是古老的习俗,越应该积极地拥抱变化的时代,和当今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一个时代的元素和价值观。当下,更应该激发年轻主体的创造活力,让年轻人加入英歌舞的传承创新,实现英歌舞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17862

在讲座结束后,黄剑丰前往学院的产业学院洽谈室,为学生科创团队进行学术调研工作指导,在真切交流中,学生团队受益匪浅。

专家介绍:黄剑丰,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白云区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有《英歌舞》《潮音漫舞动京华——姚璇秋传》《故乡是潮汕》《星空下的呓语》《白云深处》《戏说》等书,编剧并公演的剧作有《情断星吾剑》《状元林大饮》《一时梅花香》《三箭定天山》等戏曲剧本,曾获得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三等奖、第七届广州文艺奖、广州市首届青年文学奖与白云区第二、三、四届文化精品奖。

撰稿人:23中师卓越班佘卓芙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版权所有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