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学者视野——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第918讲”在白云校区学术报告厅开讲。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张均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批判、静观与消费——谈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底层叙述》的学术报告,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盛宴。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佘爱春教授主持,文学与传媒学院刘茉琳、董文桃、陈翠平、罗融融等老师和300多名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张均教授深入剖析了底层叙述与时代语境之间的关系,用平易幽默的语言引经据典,为同学们打开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性视野。一开始张均教授先明确了底层和底层问题,将底层写作的创作者分为介入者、旁观者和合作者三类,然后以作家定位为依据把底层叙述分为相对应的“批判诗学”“静观诗学”和“消费诗学”。第一类介入者的“批判诗学”是直面现实问题的底层书写,这类作品虽直接介入现实但因带有创作者个人的偏好,大多艺术成就不高、社会影响不大。张均老师认为真正好的底层叙述不仅要表达生活的真实,更要表现出生命的宽度和广度。他以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创作为例,指出沈从文之所以是伟大作家,就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写出了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因此,张均老师对第二类旁观者作者的“静观诗学”给予高度的肯定,认为导演贾樟柯、诗人雷平阳以静观的姿态让作品本身说话,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想象生命的沉重和深邃,这才是好的底层叙述。在讲述最后一类合作者的“消费诗学”时,张老师使用了大量耳熟能详的作家、小说和电影来验证此类底层叙述作品的“成功”。最后,佘爱春老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对张均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并希冀张均教授能常来传经送宝。据悉,此次讲座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羊城文艺评论基地、学校团委和文传学院团委共同承办。
张均,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度研究(1949-1976)》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36篇(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学研究文摘》等学术选刊转载,获广东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奖等学术奖项。
(20级新闻传播学刘平、19级新闻传播学韦玮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