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冰,女,2007级中文校友,现任《白云时事》编辑部主任记者。任职以来,曾连续三年被评为“白云时事优秀员工”,同时获得《白云时事》五周年“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感恩相伴 执着向前
——访07级校友刘喜冰
刘喜冰是我校文学院07级的优秀校友。她的生活、经历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甚至可以用她的一句话概括为:2007年第一次来到省城上学,2011年毕业后任职于《白云时事》编辑部,如今成为一个背着书包上下班的“新闻民工”。然而,在这样的自我调侃的背后,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一路走来,她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悟和坚定的选择。在往昔的时光中,那个做着“富婆梦”的爱笑女生,已蜕变成一匹“剽悍”的黑马。
大学记忆:厚积薄发,结缘“记者”
现在回忆起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朝着目标奋斗,很美好,青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谈起大学时代,肯定少不了丰富的课外生活。您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哪些课外活动?有什么经验、感想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刘喜冰(以下简称“刘”):跟很多人一样,一结束军训学校各种社团组织就开始招新,我也报名参加学校社联外联部和广播台外联部等部门的面试,但最后都落空了。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尝试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而没被接纳,多少会有些失落。庆幸的是,后来因为爱好及师兄师姐的推荐,加入了学校合唱团和院礼仪队,总算找到了组织。由于大学期间无法实现“出双入对”的理想,以至于自己有多出来的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义教、三下乡、报社实习、志愿服务等都是我“消遣”时间的方式。有时甚至忙到晚上十一点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会过得真实、舒服。在别人看来,大学不做兼职、不拍拖都是有点遗憾的,但我总安慰自己,有组织就不会孤单,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收获的话是因人而异的。最初看来互不相干的一些社会活动,现在看来其实都是有联系的,大多都是跟写信息、编辑文字有关,这与我现在从事的职业也息息相关。没想到从那时起我就与记者这一行结缘了。我觉得多参加一些活动,不会浪费时间,而是另一种学习和体验,是不断了解自己、完备自己的过程。
记:您每年都拿奖学金,像您这么优秀的人,会感到迷茫吗?印象中遇到过什么挫折,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刘:相信很多人都一样,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多少让人有些迷茫。天生乐观派的我,大一的时候没考虑太多东西。其实,那时候挺天真幼稚的,除了天天做着“富婆梦”,也没有什么其他大的追求。但是,现实都是残酷的,大学时我们宿舍都自称为班里最“牛”的一个宿舍。有班里成绩最好的,她考研的时候是华师的第一名。还有辩论队队长,她在辩论、演讲、朗诵方面都是班里的代表人物。记得大三那年,班里评了四个“三好学生”,我们宿舍就有三个。不过话又说回来,拿奖学金跟当时是否迷茫真的没有必然联系,奖学金只不过是对自己短暂性的付出给予及时的实在回报罢了。看到舍友都那么认真努力、积极上进,自己就开始各种不淡定,多少会感到压力,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所以很快就结束了懈怠、无所作为的状态。环境会塑造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大家一起努力,良性竞争,更有动力。现在回忆起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朝着目标奋斗,很美好,青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我认为在大三之前考虑就业问题为时过早,但并不代表没有方向。很多事情不经历过,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才更适合自己,或者该找多一条路养活自己。
记:听说您写过很多东西,文笔很好,作为记者前辈,能把您的写作心得分享给我们这些后辈吗?
刘:说来好笑,文学院大部分人都比较喜欢写诗歌散文之类的文学性作品,我是一个例外。我的文笔不算好,征文类的比赛可能“打酱油”的成分居多。不过,我喜欢写时事评论,可能因为我对新闻时事比较敏感。除非到了期末考,到图书馆是去温书之外,平时有空的时间都是跑到图书馆五楼的报刊阅览室去看报纸、杂志。比如说看一些《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还有广州本土的几大都市类报刊。我喜欢看完那些报纸之后比较一下各类报纸的写作风格,做摘抄,写一下评论、感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或喜欢的文体,对于我来说是写时评、信息稿子会顺手一些,“写作”更多是有感而发吧。
记:看来写作除了靠一部分天赋之外,积累也很重要。有一句话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
刘:可能当过学生干部的人会有更多这种体会吧,现在对我来说,学校跟社会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学生干部会在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比普通学生更快得到锻炼,但我并不认为大学期间只有当学生干部才能锻炼人。作为学生,花多一点时间在学习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可能会更好。因为毕业后真正踏入社会了,很少有专门的时间来学习,许多想不到的琐事和心理怠惰都会打消学习的念头,我就是这样,所以要好好珍惜大学时光。从大学到社会,总会有一个过渡期,学生时代不必急于长大走出社会,要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大学里面得到充分展示,这样毕业后回到母校,也是充满美好的回忆。
记:说到美好的回忆,在大学,有没有对您影响比较深刻的人或事,它们怎么改变了您?
刘:从最近的一件事说起吧,毕业前夕完成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那时眼看周围的同学都开始着手下笔了,而我对毕业论文选题一直找不到方向,很是纠结。在与指导老师陈利群的多次操场约会过后,才渐渐地明晰起来。清晰记得,当时老师问我最近在关注什么,由于爱看报的缘故,我当时留意最多的便是铺天盖地的关于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各类报纸对于世界杯同一场比赛采用的报道方式及语言组织方式都不一样。经过那次讨论后,就确定了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向。准备毕业论文期间,我已经在现在工作的单位见习了。由于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开始有了较大冲突,我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去搜集论文的材料。记得连续有三个星期跑到华农和广工去看过期报纸,一待就是一整天,把所有上一届关于写世界杯的报纸全翻一遍,然后记录要点,慢慢分析。还记得我在毕业论文答辩上,有指导老师说我的论文可能是全年级修改次数最多、而且数据图表最多的一篇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果不是指导老师的“执着”,我也不会修改这么多次。陈利群老师的严谨负责,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深深感激,这对我适应现在的工作岗位也有很大的帮助。
初入职场:不惧挑战,勇往直前
还记得记者老师第一天就跟我说:“做记者的要能单枪匹马,独当一面,千万不可矮化自己”,这句话我将永远记在心里。
记:您是师范专业,为什么会涉足媒体行业呢?
刘:趁着大二暑假在信息时报实习期间,我挖掘到除了勤奋学习实现所谓人生目标之外的另一条路径——那就是勤奋“扫街”也能“曲线救国”。这对于天生好动的我来说,无疑是多了一条生路。就这样,我开始接触媒体这个行业。还记得实习的第一天,记者老师就跟我说:“做记者的要能单枪匹马,独当一面,千万不可矮化自己”,这句话我将永远记在心里。第一天上岗,难免碰钉子,不懂得很好地利用时间。晚上回报社,老师带着我去参与关于“网店模特”的后期采访及摄像,第一次切实感受到做记者的挑战及快乐。如何做到采访到位,如何学会灵活变通以及为人要大方“剽悍”,这次的实习改变了我许多许多。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乐观就是一种正能量。第一天的实习结束后收到陈利群院长的短信,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记得院长的短信意思大概是:每一行都有各自的辛苦,你是好样的,肯定可以做得更好……就这样,将每次实习的体会及感悟及时与陈老师交流请教成为每天的必修课,一天下来我习惯了反省和“整理”自己。最终,我顺利地结束了实习。
记:关于面试,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呢?在《信息时报》实习的时候,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说实话,我在面试这一方面是压根没有经验可言的,感觉参加实习跟工作都是误打误撞。说句好笑的,大学刚入学那会,面试啥都落空,后来在总结时也总结不出个什么来,可能是自己操着一口带着浓重家乡味道的普通话不那么吸引人吧,当然这是开玩笑的,口头表达及经验等跟别人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说起《信息时报》那次面试,还真是要感谢当时部门的领导和学校的老师。用记者老师邹捷说的话来讲,就是“这娃的勤快、机灵收买了无数人的心。”可能就因为这样,我接到了该单位的面试通知。在与报社副主编初次见面的“交流”中(我更愿意称之为交流,因为压根就没有面试的感觉),我深深体会到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要自己用心思考及提前谋划的重要性。“你会不会广州话、家人是否在广州、身材苗条是否坚持得住……”这更像是一位长辈对小辈的关心,我很庆幸每到一处地方都得到周围人很好的照顾与爱护。“我不会讲广州话,但我会听;我家人不在广州,但我想留在广州发展;别看我瘦,其实骨子里还是有肌肉的。”副主编听完笑着说:“那就好”,其实当时我觉得自己是没戏了。后来,他问我在实习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采访经历是什么?当然是我第一次自己找选题、采访、写稿的采访经历了。那是关于小区门口升降杠上做广告的效益何去何从的问题。在番禺扫街的时候发现,不少楼盘小区门前设置的升降杠上都设置不同类型的广告牌,在征询记者老师的意见后便开始着手采访。假装客户打电话去谈生意,了解不同位子的广告牌的费用,再采访社区居民对此的看法等,后来在记者老师的建议下采访了市物管协会的有关律师,询问这笔收入该归谁所有,稿子就显得完整和有看头一些了。回想起来,人还是应该乐观一点,很多时候付出了努力,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知不觉中自己就成长了。
记:看来您实习的收获很大,那您步入职场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呢,跟面试那段时期有什么不同?自己如何应对?
刘:其实,《白云时事》编辑部是一个较小的媒体平台,严格来说它只是一份内刊,不能算媒体单位。初到白云时事,用当时同事的话来讲,本人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妹妹”,尽管此前有到媒体实习的经历,但真正到了工作岗位上每走一步都很胆怯。在单位的安排下,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在时政记者的岗位上“扎根”了。在别人眼里,时政记者算清闲的了,每天只要跟着区领导“混”就能保证当月的稿费。可很少人知道,时政稿的采写对于一个刚踏出校门口的我来说,是多么的陌生和艰巨。由于个人时政稿采写基础薄弱,多少次留守在办公室挑灯,多少次到领导办公室接受教育,多少次作为“反面教材”在采编例会上成为案例……一路走来,真的挺艰难的。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慢慢地成为单位时政记者组的组长,而后通过投票和考察,成为单位的主任记者。期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新区长刚到区里报到,启动了多年未涉及宣传报道的活动——区政府常务会议,由于跟线记者有事我又被“安排”了。关键是,稿子写完后,新区长亲自改稿,并把我叫去办公室跟我讲今后关于常务会议稿子的采写方向。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并没有因此感到不好意思而拒绝之后跟区长“混”的机会,而是在每一次的写稿子过程中,研究领导的普通话口音、表达方式等,慢慢地也就练就了厚脸皮的本领,庆幸的是现在操作起来也比之前要顺畅得多。
回首与展望:与你共勉,不留遗憾
现在才明白,梦想最好设计在自己跳高后差点就能触及的位置,尽管追求的过程很累,但在每一次的“跳高”中,学会欣然接受自己的不足,欣赏这过程的美丽。
记:“青春就是用来回忆的”,回想一下您的大学生活,有没有什么遗憾?
刘:谈到遗憾,就是没有多看书,那时候总觉得看书看不下去。现在想想,还是应该多看一些文学经典的。记得当时我们大四了,学院启动每学期背百首古诗词的计划,并作了相应的测试,一点也不例外的是我又马虎应付过去了,每一次应付都成为今日的遗憾。由于我们并不是一条路走到底的,我负责时政稿子采写的同时,也写一些经济、民生、文化类的稿件,这也是很看文字功底的。总是等到要写稿的时候才上网搜集相关的文学知识作支撑永远都是被动的,“恶补”文学类知识成为我工作后的痛。与其在毕业后花时间恶补,还不如在大学的时候好好学,好好记,这样事后肯定可以事半功倍的。
记:对于您的工作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后学,对于文学院,您有什么寄语呢?
刘: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豆子样的,我们叫它咖啡;磨成粉,注入沸水,我们还叫它咖啡;再加入奶、加入糖,也许还有别的之后,我们依然叫它咖啡……经历了这么多,咖啡还是咖啡。而我们,也是这样的。20岁,在最美丽的年华,从懵懂走向成熟,或者这是人生中最迷惘也可能是最有斗志的阶段。在慢慢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学会了不盲从,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取悦”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不走寻常路。其实,长大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不同时间段的梦想都不一样。现在才明白,梦想最好设计在自己跳高后差点就能触及的位置,尽管追求的过程很累,但在每一次的“跳高”中,学会欣然接受自己的不足,欣赏这过程的美丽。我坚信,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不希望时光重来,只想继续向前走。
记者手记: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与其说是采访刘喜冰记者,不如说是一个亲切的师姐跟后辈分享人生感言。
初次和她见面,她穿着洁白宽松的上衫,面容白皙,背着书包,如同还在学生时代。谈话中她脸上时常挂着笑容,很有喜感,人如其名。师姐无论是回首她的“光辉事迹”,还是“血泪史”的时候,脸上笑容时刻不掉队。说到自己的小成就时,她的笑容便会多几分羞涩;而说到自己的坎坷时,反而会和我们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似乎累与苦都只留在了过去,而累与苦的沉淀则化为感恩留在了心底。
也许她在采访过程中羞于谈及自己的认真和努力,不过,记者却从她的谦逊中体会到,她如今工作与生活的安稳也是她用自己的执着“熬”成的,而并非我们对她调侃时说的“你的经历怎么这么顺畅”那样。访谈中,可以感受得到她的乐观简单、亲切温婉。也许就是因为这种性格和面对生活的态度,促使她顺利地从青涩的小女生蜕变成了如今成功的一线记者。
同时,刘喜冰师姐如今也是一个准妈妈了,但还是坚持上班,勤勉工作;并接受了此次文学院青年校友采访的邀请,这完全是出于对母校的感恩、缅怀,还有对后学的寄望。记者也明白了师姐为何不长体重的原因,正由于她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与不懈的坚守。
结束采访之后,记者偶尔会和喜冰师姐在网上聊天。师姐经常提到碍于自己经历浅薄,怕我们难以向上级交出有深度的稿子。而记者并不这么认为,大人物的闪光固然照亮了世界上大多数的人们,但像师姐这样安然自若、乐观执着的平凡人却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
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这是喜冰师姐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这也是她的生活写照。但这并不是说,仅仅是因为她爱笑,上天就赐予了她好运气。《蜗牛》的歌词写道: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而对于喜冰师姐来讲,记者想,是“大大的天,有小小的梦想”。那个“富婆梦”的背后,诠释的也许就是生活安稳快乐的小小心愿。
爱笑的女孩就是有着一份让人喜爱的美丽。记者向她要了一张孕妇照,采访的时候她还是留着长发,而照片中的她已蓄起了短发,笑容里是满溢的幸福。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这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只要我们懂得了“爱笑”不仅仅是爱笑而已。
采编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去访谈,更多的是在与师姐交流中,倾听一份可借鉴的经历。
在采访之前,我们做了许多前期工作,包括流程步骤、问题设置、场景安排等等,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很多预设的安排都要适时调整,考验着我们应变处事的能力。与师姐接触后,感到她非常亲切,与其说是访谈,不如说是师姐和我们这些后辈的漫谈闲聊。采访结束后,因为要不断地完善访谈稿,不时要打扰师姐,问这问那,我们都担心打扰这位准妈妈的休息,但师姐还是很乐意配合。她还很关心我们在新校区的校园生活,对我们的学习和未来的方向都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既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又丰富了精神生活。